電影《28歲未成年》海報
騰訊娛樂專稿(文/李小麥)
看了提前點映的朋友們,對《28歲未成年》的評價出奇地一致:“居然還挺好看!”這有兩層意思:一,電影還不錯;二,沒抱期望。
來看看故事梗概:一位事業(yè)不成功、向男友逼婚又失敗的“奔三”女性,偶然間獲得了可以變回17歲的魔法,于是以17歲的心智在28歲的世界掀起了一場風暴,找回了迷失的自己。聽起來又是一碗浮夸的勵志雞湯有木有?而且28歲的部分是都市愛情片,17歲的部分是激情青春片,鑒于中國觀眾對國產電影的這兩種類型早已無力吐槽,這樣一個Mix版本又能得到怎樣的預期?
但張末和倪妮還真把這個Mix拍出了“1+1>2”的效果。青春的部分張揚但不狗血,勵志的部分層層推進、毫不急躁突兀,以至于以往總遭到群嘲的“大團圓”結局,竟出乎意料地令人信服,仿佛觀眾也跟“涼夏”一起,經歷了成長和蛻變的過程。
女性成長的特殊命題
劇本時張末寫的。這原本只是小說《28歲未成年》中一個很短的片段,但張末卻看進了心里,那年她30出頭,已經可以回望過去的人生,得出 這樣一番總結:“18到28歲是一個特別動蕩的年紀,不知道自己是誰,不知道自己要干嘛,是尋找自我的一個過程。”這成了電影創(chuàng)作的初衷。
從心出發(fā)的創(chuàng)作,自然能讓人感受到真誠。你一眼能看出《28歲未成年》的女性視角:大涼夏為愛放棄了自己的夢想,想要婚姻卻又得不到,才在恍惚中尋求“魔法”的幫助;小涼夏的任性和勇氣,也體現在與飛車少年的曲折戀愛中。電影前半段,小涼夏讓大涼夏看到了自己當年的能量,重新振作起來;后半段,大涼夏要回到過去,拯救為愛瘋狂的小涼夏——愛情重要,還是自我重要?這是女性成長的特殊命題。
倪妮奉獻了《金陵十三釵》后最棒的演技
值得一提的是,分飾兩角的倪妮令人眼前一亮。28歲的大涼夏,一個有點小女人、有點小文藝、有點小任性的輕熟女,跟28歲的倪妮相似度頗高,這也是她過去這些年常演的角色,自然駕輕就熟。令人驚訝的是,她能將17歲的小涼夏演得那么生動,那個年齡該有的叛逆、倔強、幼稚、天真一樣不少,喜劇片自然在表演上要有一些夸張的成分,但卻不是令人尷尬的浮夸。
無論是在地鐵里與王大陸一見鐘情的羞澀,交往過程中又想推進關系又要故作矜持的傲嬌,還是最后傷心時的嚎啕大哭,都自帶少女的清新氣質,讓坐在觀眾席上的你想到當初的自己。
倪妮似乎是一個不太會挑戲的演員,《金陵十三釵》之后就再也沒有演過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了,但這次,我要說,她真的貢獻了“玉墨”之后最棒的演技。
霍建華成“花瓶”,王大陸“土帥土帥”的
一部以女性成長為主題的電影,當然少不了男性角色——但也只是為女主的成長提供故事背景而已。無論是霍建華飾演的(一點都不霸道的)窩囊總裁男友,還是王大陸飾演的機車少年,都只是功能性的存在,推動女主的自我覺醒。
戀愛十年不結婚,為了商業(yè)利益“利用”被自己拋棄的女友,這樣的“渣男”讓大涼夏從愛情的幻夢中醒過來;同樣驕傲而叛逆的機車少年,各種不巧的姻緣,讓小涼夏意識到人生并不如自己想象般順遂。
既然女主角都覺醒了,不再把自己的幸福綁在男人身上,那我們觀眾更不用變身迷妹狂呼“老公”了,飽個眼福就好。反正霍建華全程在里面板著臉扮不開心版的花瓶,反而是王大陸迷之自信的直男撩妹眼神讓人有點心動:這個人平時看起來黑黑土土的,怎么到了銀幕上就這么土帥土帥的呢?
新聞鏈接:http://ent.qq.com/a/20161212/014504.htm